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

韓劇觀後感-記得你(有雷,慎踩)

前一陣子找不到好劇可以看,可說乾枯了好一陣子,好家在這一季還有兩三部讓我覺得很亮眼,很吸引眼球的韓劇,光是這齣記得你,好看到讓我只花一天半的時間全部嗑完,只睡三個小時,清醒的時間幾乎都黏著這齣戲,老實說,這齣戲的亮點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。

只是令我訝異的是,這齣戲似乎有點冷門,在韓國的收視似乎也不怎麼高......難不成真的是我的喜好太另類?我真心覺得這是一齣還不錯的戲劇。




「記得你」的故事自然與記憶有關,然而還牽扯到幼兒時期對成長對於一個人的人格有何影響,包含精神受創、受虐等等,以及隱射人是否天生就是有犯罪傾向的議題。我喜歡這兩年韓劇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不全然是只是情情愛愛,而是會探討社會議題,或是選用較大膽的題材,如同我喜歡日劇的專業與專精程度痕大多符合現實,顯然韓劇慢慢的轉型,不全然是灑狗血的愛情劇。


劇情內容看似沉重,實際上卻帶點小幽默,緩和剛硬的劇情是我個人覺得相當不錯的功力。
劇情描述男主角李賢是一位犯罪心理學的教授,因為一封詭異的郵件而回韓國找尋答案,然而這郵件而讓李賢接觸到一連串的殺人案件,也因此結識了熱寫的女警車智安 ,然而他卻不知道早在幼年,兩人已有深深的交集,只是他尚且不知道車智安接近自己的原因,經過一連串的危機,兩人的心慢慢靠近,撫慰彼此受過創傷的心,一同扶持與相知。

這次的男主角李賢是由我個人還滿喜歡的徐仁國飾演,他所主演的「回答吧1997」大獲好評,我也追了那部戲,但是我對於這齣戲沒多大的感覺,可能是因為對於韓國的那個年代沒有共鳴,所以就覺得很一般。

直到他參演「主君的太陽」我對他的印象大為提升,他飾演酷酷的暖男型像還不賴,尤其他穿上西裝,當下我又流口水了.....(本人是西裝控,怎麼韓國男星穿上西裝都這麼吸引人啊?)當初他和金宇斌被韓國媒體封為醜男時,我還為他抱不平,我個人倒是覺得他很有自己的獨特風格,擁有個人魅力。
這回他在劇中不再飾演躲在背後付出關心的暖男,而是毒舌又沒禮貌的犯罪心理分析專家,喪失記憶以及奇怪的郵件讓他開始追尋答案,同時找尋年幼消失的弟弟。

李賢自小受過創傷,所以為了保護自己,潛意識會讓他失去受到嚴重創傷的記憶,這喬段其實很多戲劇都用過,我也曾修過精神科護理學,在受創症候群中的確會有這種症狀,所以這梗也算合情合理,然而劇中的安排在於他的父親懷疑他天生就有變態的犯罪傾向,所以將他隔離(實際上的怪物是他弟弟,他只是不希望弟弟也遭受到這樣的對待),這對他來說是個陰影,然而隨著父親被殺害,弟弟在命案當天失蹤,他便孤單的長大,即使有養母照顧,仍是看得出來他不善與人相處,用毒辣的言語和保持距離的態度來偽裝自己,即使他擁有教授頭銜,對自己的專業和身手都極具信心,但是他內心的孤寂與悲痛卻始終默默承受。

在這角色中,讓我想到「神探伽利略」的湯川學和「新福爾摩斯」的夏洛克,劇中徐仁國倒是沒有那種極高專業的氣場,專業度雖有,但是仍不及前者兩位的精湛表現,不過在於兄弟情,對於女主角車智安那種若隱若現的牽掛卻表現得滿有亮點,最後他察覺弟弟自小出現反社會型人格有可能是因自己種下的因,心裡還想著自己的弟弟在他尚未想起這段記憶前,就跟他說自己天生就是這種人,和哥哥沒關係。心想著弟弟最終還是不希望他因此而痛苦而揪心。
那段悲痛的神情至今令我難忘,一個高傲自負的男人,備受煎熬的哭泣,真的看得讓人好心痛,真的很慶幸身旁還有車智安在旁給他安慰,越後面劇情中越多內心戲,徐仁國表現出內心的複雜情緒算是可圈可點。


女主角車智安由當年的開心少女張娜拉飾演,以往我對她的印象都處在樂觀開朗或是可愛類型的女孩,這回她所飾演的車智安仍是保有一貫的開朗與活潑,但是自小被當成罪犯的女兒而被人指指點點的長大,內心仍有著不願對人明說的傷痛,她內心其實認為自己的父親八成凶多吉少,但是多少還是豹著那麼一點希望,所以一直想找到李俊英這號人物,也因為李俊英而牽起了她與李賢的緣分。

車智安的存在其實是帶點俏皮與溫柔的角色,一開始覺得她有點小迷糊兼少根筋,但實際上她有堅強的一面,面對歹徒不認輸的強悍,被綁架時的臨危不亂,得知自己的父親屍骨埋藏點時的強顏歡笑不掉淚,這些都提升了以往那個開朗少女的表演層次,也多了一點骨血,當然我是還不至於感覺她的演技有多出彩,但是卻也沒有很差,不過編劇在於對這個角色的刻畫上,我個人是還滿喜歡的。

李賢曾經對車智安說:辛苦了,能夠如此堅強的長大。
她喃喃對自己說:是啊!我真的是辛苦了。
可見,在她的成長記憶中,其實她是很努力的一步一步走過來。


整個故事的起因在於李俊英這個變態殺手,沒有李俊英,車智安和李賢不知道是否有機會牽起這份緣,我覺得比較難能可貴的是兩位主角都經歷很悲傷的過去,但是劇情的編排則是增加兩人有趣的互動,而不是只能哭哭啼啼或是怨恨來過自己的人生。

這兩人相較起來,車智安顯然比較主動一點,她本質的設定就是那種帶點強悍親和的性格,李賢則是有點刺蝟的性格,不喜歡和人過於親密,像他給每個人打的分數都不會超過二十分,唯獨常常幫助他的美術商朋友之外,所有人都是15分,甚至有人只給到3分,當然後期他對車智安有了感情,對車智安的分數是無法計算之外,滿分100的標準中,可見他是跟每個人都保持距離的。

一開始他也覺得車智安很煩,從小就叫她滾開,可車智安憑著自己的熱情,終於慢慢的靠近他,甚至拉他進自己的團隊。

其實劇情有趣的地方在於,不影響劇情辦案的進度,巧妙的安插兩人的互動,迫不得已的同住一個屋簷下,一起辦案,一起進出引起懷疑時總是用很荒唐的理由帶過,這也都是有趣的地方,不會喧兵奪主,反而有種畫龍點睛之效,當李賢慢慢有點人性化時,會發現他總是會摸摸車智安的頭或是整理她的髮絲,這對一個始終不願意讓人靠近的人來說,算是非常主動了。

而他對車智安的關心也是屬於隱藏型、冷靜型的,例如他會默默為她準備食物,幫她整理家務(雖然他曾說過那是自己的興趣),擔心車智安的安危,知道她被綁走,心底焦急卻也維持一貫的專業與冷靜去判斷與分析,大概猜到她會有危險,他也會立即趕去救人或是打電話通知,看似朋友也會做的事,但是那種曖昧的一些小動作和超過朋友關心言溢於表。


車智安也算是不辜負他的付出,總是在他做惡夢、最脆弱的時候守在他身邊,總是握著他的手,這樣的表達在近期的偶像劇中算是保守而含蓄的,不過我卻喜歡這種表達方式,有時候只是靜靜陪伴在身旁反而更能傳達那種「有我在」的訊息。那種無聲的力量並不輸給言語的表達或是更親密的接觸。

當然最先開始是車智安先表達自己的感覺,她覺得自己快死的時候,唯一的恐懼是怕再也見不到李賢,李賢只是淡淡的微笑,沒有接受,但是也沒有拒絕,若是依照他以往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個性,早就發揮自己的毒舌功力了,可見當時他的心境上是被動的接受,後來車智安又自己嘟上自己的香吻,令人頓時心臟停了一下,但是車智安的理由更是勁爆,他說人在瀕死的時候總是會有延續種族的本能,所以會想要傳宗接代,看到這邊我真的瘋狂大笑了。

車智安真的是個很有趣的人,編劇編得好阿!

兩人的互動雖然是主軸之一,但是卻沒有刻意的強調,在鋪陳上就是這樣自然而然,慢慢的彼此靠近,從一開始的彼此猜忌與懷疑,透過互動與接觸,了解彼此,進而互相安慰,沒有轟轟烈烈,沒有灑狗血,這樣的進展安排我也覺得是比較流暢不唐突的。



整齣戲中,我個人覺得表現最亮眼的,其實是李賢的弟弟,李民,後來他失蹤後被變態殺人兇手李俊英收養,改名為鄭善浩,由朴寶劍飾演。

本以為這是我第一次看朴寶劍的戲劇,我查了一下網路報導,才知道他演過「明日如歌」「新娘面具」和電影「盲証」,這是我看過的作品,但是我對他卻沒有什麼印象。(到底是多沒存在感啊?)

他所飾演的鄭善浩是一名為罪犯辯護的天才律師,必須加上天才才行,不然光是看他的外型,真的覺得他太年輕了,看他擔任律師這個位置似乎有種違和感,但是若是加上天才兩字,我就當他跳級提早畢業出社會工作了。

撇開他的職業和年紀是否能夠連結,說到底,在光鮮的外表下,其實他也是個殺人兇手,編劇也沒弔胃口太久,看到前幾集大概就能猜出他是李賢的弟弟,說真的,我真的覺得他跟飾演小時候的童星有點相像,加上他看著李賢的微妙情緒,真的不難猜。

然而他才22歲這麼年輕,先前的作品也沒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(我個人),但是他的表現卻出乎我的意料之外,以打鬥戲而言,他和徐仁國的身型都很棒,所以敏捷的身手在畫面上很好看不說,當他起了殺心,或是心懷怨恨時,完全不用猙獰來表現,光是那個眼神,真的讓我不寒而慄,真的能感受到有種驚悚的氛圍,這點我覺得表現非常到位,但是我又不禁在心底又祈求可以不要這麼殘忍嗎?因為李賢怎麼辦?他會非常傷心阿。

而讓我覺得反差很大的地方,則是李賢確認他就是自己的親弟弟李民,所以試著突破他的心房跟他重新建立關係,他慢慢的瞭解自己的哥哥並非遺棄他,進而嘴硬卻心軟,試著接受哥哥的付出,然而他最愛哥哥,卻又不忍看著哥哥為他擔憂,為他痛苦,雖然他殺了很多人,冷血又殘忍,但是他擔心自己的哥哥,那種無辜又帶著悲憐的眼神,好像在外倍受風吹雨打,楚楚可憐的小狗眼神,誰看了都不忍心他也為了哥哥這麼折磨。(好難想像他才22歲,這種情緒轉折拿捏得好棒!!!!!!!)

李民,其實本身就是帶著悲劇性的角色,就算李俊英當初沒帶走他,很很難確定他是否可以成為正常人,因為他自小就出現一些反常行為,然而這些行為來自於他幼年的創傷,李賢忘記了,所以他沒受到影響,但是李民卻記得,所以導致他人格的扭曲,李賢堅信自己的愛可以讓他走正常的路,劇中李民有一段跟李賢說,他以後不會再殺人,只要哥哥這麼希望,他就這樣活著。這段話其實就算是間接印證後天的愛,有可能改變一個孩子。

他被李俊英帶走,後天的教育環境不用說了,只怕是和殺人手法、犯罪議題脫離不了關係,這是年幼的他沒辦法選擇的悲劇,長大後他想回頭,卻是太難,而他也知道回不去了,知道自己是哥哥的負擔,他願意犧牲自己選擇消失,他離開前和李賢出去玩,一起合照,雖然兩人對著鏡頭笑,但是你看得出兩人很沉重,兄弟倆都為彼此著想,明明是可以一起成長玩樂的兄弟,卻面臨這種生離死別.............(媽呀!是要用掉我幾包衛生紙阿?)

然而他最終的結局,編劇沒有給明確的答案,而是要讓觀眾自己去思考,他沒死真的讓我不得不感謝編劇,他的成長過程很黑暗,當他重生,李賢給了他的新身分,但是放著新身分的牛皮紙袋卻遺留在病床上,所以剩下的是觀眾們的想像空間了。

李俊英,整齣戲的靈魂人物,由崔元英飾演,他逃獄後殺死李賢和車智安的父親,為了重新融入人群,他改變身份成為法醫李俊浩。老實說,我覺得整齣戲最悲慘的可憐人是他。

崔元英的演技也是非常不錯,他的眼神也是會演戲的,發起狠的殺氣也頗驚人,我記得他在「kill me heal me」裡面是個斯文忠心又心思縝密的助理,一開始我覺得這兩個角色沒有差很多,但是慢慢會注意到他偶爾會出現讓人猜不透的神情(但實際上我猜透了他應該是李俊英,不是他演技差,而是感覺劇情完全沒有要隱藏的意思)。

說到崔元英,其實青少年時期的李俊英是由都暻秀飾演,他所扮演的李俊英,那個帶著邪氣的笑容,那個緊迫逼人的眼神,都緊緊抓住我的視線,甚至帶著眼神的特寫時,真的會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,懷疑他下一秒是不是要動手殺人了。

不得不說韓國培育新的演員真的很厲害,都年紀輕輕就擁有很驚人的演技,雖然他的戲份不多,但是存在感非常強烈,讓人印象深刻。

其實李俊英的內心戲頗多,不管是青少年時期還是成年時期,李俊英是自小就備受虐待的受虐兒,導致他不正常的心態,殺人不眨眼的他,對於李賢兄弟卻有特殊情感,對他們的關愛也超過一般人,李賢也問過他,為何他對於自己要如此執著?

他說只因為他問了幼年的李賢:在你眼中,我是什麼樣的人?而李賢回答:你和別人不同。
這是他生平第一次聽到別人不是用怪物形容自己,知道有人可以理解他,所以他認定李賢是懂他的人,所以他等待李賢,很開心李賢沒有忘記他(看到李賢曾在國外專訪時留下的訊息),據他的說法,帶走李民不在計畫中,但是他覺得這是命運,因為李賢不見得可以承受李民這樣的孩子,跟他一模一樣的孩子。他最大的期望是想看到李賢可以成為怎樣的大人,因為李賢是他想成為的角色,卻只是妄想,所以他想看看另一種可能性。


看到有網友說這齣戲根本是李賢兄弟和李俊英的愛恨情仇,因為李俊英最終的願望是和兩兄弟一起生活。但是我卻有不同的感覺,李俊英自小就在密閉的環境下長大,加上受虐的折磨導致心智上、精神上都和正常人不同,但是他心底渴望和正常人一樣,所以他想找到可以認同他的人,很卑微卻難以達到的願望。

其實後面的劇情可以看得出他當法醫很多年,融入人群也很順利,但是有些事情他無法理解,崔元英演出那種茫然不知所措的氣息,例如他當年救的受虐兒怨恨他帶走自己的父母而前來報仇、他為了減輕李賢的負擔而帶走李民、他殺了家族所有人,唯獨放過當年放走他的女傭,車智安說他想確認父親的死活,寧願希望破滅也不要傻傻的存著未知的希望,所以他在她生日當天送上她父親的埋藏位置地圖,他無法理解為何他們不但不知感激,甚至充滿怨恨(女傭除外),他做的是他覺得的好事。

李民曾跟他說過一句:這是惡人做好事的下場。

他很可憐,因為他得不到任何人的愛與認同,即使他救了很多受虐兒,殺了他認為該殺的人,但是他的內心始終很空洞,所以他希望李民不要離開他,但是李民選擇了哥哥,當時他的鏡頭很陰暗,我想這如同他的心境吧!養了這麼久的孩子,終究敵不過血緣親情。

整齣戲中,他都是很冷靜的面對所有大環境,包括殺人時,大概只出現一幕他憤怒的畫面,就是車智安激怒他時他終於動手,但是他有表明他並不想傷害車智安,對他而言,他其實並不是毫無人性的殺人,車智安曾是他的朋友,所以非逼不得已他不想動手,企劃官被殺時,他也曾去問當初被他拯救而今和車智安是同事的受虐兒崔恩福(人是他殺的),跟他說其實不必這樣。即使李民說他最終要殺的人就是李俊英,他的反應也只是淡淡的,卻沒動怒。若不是他的心理素質和別人不同,就是他的EQ高的嚇人。

其實我感覺他想當人,不想當怪物,所以他對幼年的李賢說了一段話:
            你可以依你所願,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
           可以變成像我這樣,也可以跟我完全相反
           門並非只有一個,可從前門走,也可從後門走
他心裡很明白,要成為什麼樣的人,其實可以自己選擇,李賢小時後代替弟弟被父親看成怪物,所以他殺掉李賢的父親讓李賢有選擇的機會,而他自己卻沒有選擇權了,所以我才覺得他很可憐,但卻也源自於他的可恨之處,因為他選擇了一條無法回頭的道路。

李俊英雖然讓人恨得牙癢癢,卻也替他悲哀這樣的人生。


另外一位要介紹的是車智安的隊長江恩赫,由李天熙飾演,對天熙的印象始終停留在綜藝節目「家族的誕生」那位灰姑娘(有看過的應該知道這個由來),仍然帶有天然呆的氣質,他那種傻氣可說渾然天成,因為他本人就是有這種傻得可愛的特質。

裡面的組長帶有點軟化沉重劇情的任務,他的出現總帶點莫名的歡樂,一開始他常被忽略,那種受傷的表情總會讓我想笑,隨著劇情的發展,他慢慢受到組員的敬重,獲得尊重的過程安排的很流暢,這點很難得。

當然,他內心也有覺得負擔的秘密,但是他發洩的管道是喝醉抱著組員大哭,這反差真不是普通的大阿。

然而,整齣戲的重點還是放在於善與惡的選擇,李賢和車智安都有過負面的情緒與不好的成長經歷,但是他們最終選擇了善的一方,而李俊英和李民卻選擇了惡的一方,衍生出來的是更多的惡與循環。

劇情中,李賢曾經跟一個前來聽他演講,深怕自己會跟自己強暴犯父親一樣是禽獸的學生說過,對自己有警覺的人不可怕,可怕的是完全沒有警覺的人。

他送了學生一本印地安的寓言故事,故事中爺爺跟孫子說,

我們的心中住著兩頭狼,一頭是惡狼,擁有負面、惡的情緒,一頭是善良的狼,擁有喜樂、好的信念。這兩之狼常在我們的心裡面打架。

孫子問,是誰打贏了?
爺爺說,看你餵養的是哪一方!

很棒的故事,也帶出整齣劇的主題,一再強調,其實你自己可以決定成為什麼樣的人。







1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