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
台劇觀後感-雨後驕陽(一) 第一代的正義師、阿惜
這些年來,其實我已經很少看台劇了,不管是本土劇或是偶像劇,因為不是劇情老梗,就是場景永遠脫離不了客廳、飯廳,三不五時就出現負面劇情,加上本土劇的集數又落落長,看了令人生厭,以我從小就超愛看戲劇的人而言,台灣戲劇可說讓我失望透頂,就連我阿嬤也看到搖頭,寧願無聊也不想看本土劇。
會看這齣戲的時機,是因為家中的MOD出現在播放名單,我媽又嫌沒啥好看,於是就隨便播來看看,沒想到.......台灣戲劇可以做出這水準QQ
我相信很多人看過雨後驕陽的介紹,我就不多說,這故事的大概是描述台灣鞋業的興衰,含括三代的故事,其時我剛看完第一代,就忍不住想來寫一下觀後感,正巧這幾天剛公佈金鐘獎的入圍名單,看到雨後驕陽成為目前的最大贏家,當下我也覺得這次的名單不冤枉,尤其是小甜甜和Junior的表現讓我超驚艷,真的沒想過兩人的演技精湛,尤其是Junior,完全跌破我的眼鏡。
其中第一代的大家長,也是正義鞋廠的頭家,黃正義(阿西 飾),這個腳色讓阿西獲得提名實至名歸,我覺得阿西堪稱老戲骨了,每每鏡頭拍到特寫時,你可以看出他臉上的情緒是有層次、很有戲,加上這個角色是屬於理性睿智的老闆跟父親,實質上是很討喜的。
他是打從一開始就知道牡丹和木成有段情的人,他起先想退婚,又跑去探木成的口風,後來這個秘密一直放在心底,當眾宣佈收木成為義子,或許是存著那麼一點私心,默默的成全了兒子,也靠著智慧想解決難解的感情問題。讓兩人由情人變成家人,是他的策略,由道德倫理約束著,兩人比較不會出狀況。(我媽說當年的人很注重倫理的,不像現代人)
他對木成的栽培與賞識是無庸置疑的,最後甚至想把鞋廠傳給木成,不論是以過去或是現在,都很難得有這種氣度的老闆,只可惜,他來不及。
說到阿西的戲份,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四場,一場是他吃飯敲盤子,一場是他跟木成說第三個孩子的名字中不要有雨,一場是發現他最喜歡的徒弟木成在外面打土匪(打工賺外快),所以將他趕出門,一場是他得知木成是被自己的老婆陷害,鬱卒的喝著悶酒後吵著要找木成回來,卻不幸倒地不起。最後這兩幕賺了我不少眼淚。
格子廠規定吃飯時,必須由老闆敲盤子三下,其他人才能動筷,我查了下資料,發現當年的鞋廠的確有這規定(但不確定是否每家都這樣),這是編劇用心的地方,小細節可以看出當年的環境是很嚴謹、講求輩分和尊重。
當阿惜在教媳婦規矩的時候,正義師都安安靜靜的坐在椅子上,雖然他沒出聲,但是整場戲的氣氛很強烈能感受到,他才是當家
作主的人。
阿西所詮釋的正義師是個不多話,說話只講重點,情緒起伏不是波動很大的人,所以觀眾會發現,說話的幾乎是阿惜。
在於人物刻畫,編劇用心描繪出那時代背景的人物與性格,演員則是用精湛演技表現出一個老闆和長輩的格局
這一幕是正義師希望木成的第三個孩子不要取有"雨"這個字的名字,但是木成表示本家做雨傘,希望能夠保留。
正義師一開始提醒他孩子姓黃,不姓劉。木成面有難色,但仍然接受了,此時這兩位演員的演技都很細膩,正義師後來把他叫住那一幕的神情,眼神好有戲,那是一種體諒、包容與理解的感覺,他先瞭解木成的想法,然後同意了木成的做法。
最後講了一段話:好,就照你的意思,希望兩邊的祖先都能保佑這些孩子。這孩子是辰時出生,就叫雨辰吧!早上就有雨水,代表是好的開始,希望未來的人生也能有好的開始。
在這樣一個封建的年代,能有這樣的肚量與胸襟,是非常不容易的,阿西把正義師的慈愛,表現得讓我好感動QQ
這一幕,不知道是鏡頭抓得好,還是我太入戲,當木成和阿三說說笑笑走進時,鏡頭慢慢帶到格子下方正義師的側影時,當下我真的倒抽好大一口氣,當下只浮現:死定了 三個字。
當時他說:他為了八千塊對我不忠不義。
在我聽起來,沒有破口大罵,卻尤如千斤壓頂的重量
正義鞋廠的規定是自己家的師傅,不能到其它家鞋廠出賣手藝,在當時被抓到是很大條的事情,等級大概=背叛師門吧!所以當正義師說這八千塊當作買回當初送他的整組工具,我當下就想到鞋廠八成是沒辦法待下去了。
當劇情走到這邊,阿西發揮的空間更大了,因為正義師內心充滿了痛苦和遲疑,他捨不得木成走,但是勢利又善於攻心計的老婆不停在旁邊搧風點火,那種掙扎沒有浮誇的演技,總是靜靜的沉思,簡單的交代幾句話,臉部線條、滿腹心事的眼神表現的絲絲入扣,連我這種戲劇外行都看得出他正在天人交戰。
然而我接下來要講的這一幕,是整齣戲目前讓我最痛的一段,正義師一生秉持做人要正義,木成的老婆阿霞被趕出去前,說了一段話,木成做錯了事就要被趕出家門,然而當初他做的鞋被破壞,大家卻悶不吭聲。
顯見,阿霞表明了木成在這個鞋廠(家庭),受到的是不公平的待遇。這句話對正義師來說,是很大的衝擊。
後來他發現因為老婆的私心害木成失去了繼承鞋廠的機會,心裡悔恨交加,他在責備別人之前,會先思考自己是否虧待人家,他說溫正義鞋廠不能沒有正義,簡單的一句話,已經道盡了他做人的宗旨。
然而他酒醉後,衝出家門想把木成找回來,可惜來不及了..........
這一幕,他死前最後一件事,是去找木成,最後一句話,是對木成講的。
(這件事情對他老婆來說,是心中的痛,因為她認為自己的兒子就是比不過這個外面撿回來的孩子。他臨死前,還是想著要木成繼承鞋廠,也把印章交給木成,但是我看到現在,木成從沒把印章拿出來過。
這一幕,沒有灑狗血的交代一篇落落長的臨別感言,而是用鏡頭來說故事,很簡單也很快速的就過去了,正義師靜靜的躺在地上,和身邊的人慌張錯愕形成強烈的對比,當他把印章交給木成,像是了結心中遺憾似的就走了,這一幕讓我哭得和木成一樣傷心。
當然辦後事那一幕,我哭到腦袋缺氧,那幕需要好好沉澱一下再續,容許第二代時再交代了。
蔡阿惜,是正義師的老婆,也是整個故事的關鍵人物,正義鞋廠會分裂,兄弟感情交惡,其實她必須負很大的責任。
阿惜是由林乃華這位老牌演員來詮釋,相信很多看了前20集的觀眾都忍不住想罵她是個惡婆婆、自私的媽媽,把兒子寵成媽寶一個。
通常人家說,當你被觀眾罵得越徹底,表示演技越精湛,這話一點也不假。
林乃華算是我很小很小時就出來演戲的演員,但是我對她卻沒有深刻的印象,或許是沒有搶眼的代表作,所以常覺得她很眼熟,卻想不起她演過哪齣戲。
這回她演阿惜這個角色,是復古劇中很常見的自私媽媽(婆婆)的角色,一心一意只想自己的兒子,為傳宗接代煩惱,整天擔心家產被別人搶走,她的一生,只為了兒子在算計,像這樣的角色,林乃華演起來真的好自然,真的會誤會她是不是就是這種人。
雖說她是個斤斤計較,又會耍心機的媽媽,但是有幾幕讓我印象非常深刻,一幕是當她知道牡丹又生女兒的時候,鏡頭帶到她的背影,她失望的啜泣起來。
這幕讓我好有感覺,光憑一個背影就能讓人感受到情緒起伏,這點讓我不得不佩服。
我媽說,那年代的婆婆就是這樣,沒生兒子就是這麼失落,尤其獨子的婆婆更為明顯,我媽就很不巧都符合了,所以她看到這一幕應該超想哭的吧!那年代的女人要是沒生兒子,感覺就是罪該萬死。因此,演到這幕時,我完全不敢看我媽,我媽當年也為了生兒子這件事情哭了好幾年。
(雖說我媽在年輕時代受了委屈,但是我阿嬤還是我的好阿嬤,那是那個年代的風俗民情,老實說,這年代我阿嬤改口說還是生女孩好,比較貼心。)
稍微離題了,不過我媽真的很深刻的穿越時空了,感受到那種氛圍。
另一幕,是阿惜的詭計被發現了,當阿霞上門理論時,牡丹也幫腔表示想要知道答案,結果阿惜就"起叛"了,開始絕食抗議,榮燦跑去勸她吃飯。
又是背影@@
我只能說我對她的背影特別有感覺吧XD
鏡頭是以榮燦的角度帶入,他一開門,先是看到母親的背影,從背影看來,看到一個母親的衰老、無助和脆弱,在榮燦的眼中,他會有這種感覺,所以他會有憐憫之情
他一進門就放好飯菜,然後跪下,你會看見阿惜看著兒子的眼神,有欣慰、有不捨,而且眼眶還隱隱含淚,她或許對其他人都有私心,但是對自己的兒子,確實是全心全意,她捨不得兒子跪下,但是她也有她的訴求。
這時的她要逼榮燦離婚,沒有一般宮鬥戲、耍心機時那種標準歪嘴笑、挑眉毛這種招牌表情,而是看似面無表情,語氣平淡的提出要求,但是眼眶的淚沒有退去,或許她是找機會想給媳婦下馬威,但是面對兒子的這一幕,卻讓我印象深刻,因為情緒轉折很有層次,真不愧是老演員,細緻的詮釋一個自私媽媽,其實也不是那麼簡單~~~(待續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